中华文明的根基是农业,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先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形成了丰富的古农书著作。这些古农书著作记载了精湛的农业生产技术,刻画了生动的农耕生活,传递着独特的农耕智慧,既是中华文化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传承利用好古农书,挖掘其时代价值,让古农书焕发新活力,充分发挥其涵育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是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重塑乡村文化的重要工作。
加快推进古农书的整理、开发与活化
摸清古农书家底是挖掘和利用古农书的前提和基础。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已经开始了有组织的古农书搜集整理,系统地开展了古农书的搜集、编目、校勘、注释、今译、辑佚、影印等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高度重视古籍工作,持续推进“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进一步全面摸排调查了存世古农书,并以单体本或汇编的形式对重要古农书进行了校注和出版,取得了突出成绩。随着古籍整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对古农书进行精确普查,实现古农书存目进一步更新和补充补录流失海外的农业典籍及其译本被提上日程。要继续开展全面、系统、精准的普查工作,查明古农书的册数、不同版本、善本情况、种类等信息,尽可能地搜集到全部存世农业典籍,从而为古农书开发和活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大力推进古农书文献数字化建设,建立传输快捷、检索简易、可永久保存的专门数据库,打破阅览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古农书内容进行文字识别、增加标点、校对注释,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完成古农书信息的深度处理和知识挖掘,提升古籍文献的可读性和学术研究的效率。此外,要顺应当代社会的阅读习惯,创新表达方式,一方面可在古农书的传统文字呈现中融入声音、图片、动画、影视等现代媒体要素,使文字内容可视化、形象化,打造“当代耕织图”,推动古农书以更亲和的状态进入大众视野;另一方面可借助数字光影、全息投影等新兴技术,实现古农书文献从静态陈列到动态呈现的转变,充分展现农业典籍的文化内涵、意境志趣,激发人们探寻古农书的兴趣和动力。
深入挖掘古农书的当代价值
发扬农业优良传统,提升现代农业质量效益。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积累了丰富的耕种实践,孕育了经久不衰的生产智慧。要挖掘传承这些宝贵的实践成果与生产智慧,活化传承,古为今用。继承精耕细作的集约化传统,综合运用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和多熟种植等种植经验,优化作物结构,积极进行田间管理,以更小的投入和成本实现更大的产出。继承用养结合、种养结合的传统,掌握作物系统和其他生物系统之间的有机关系,利用好传统肥源和现代有机肥料,维持“地力常新壮”,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继承因地制宜传统,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实施种养、农林、农牧结合,推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继承重视农耕技术、力少利多的传统,持续创新和改良农用器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汲取古农书生态智慧,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朴素而深刻的生态理念,《吕氏春秋·审时》记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齐民要术》提出,“上因天时,下尽地利,中用人力”,“天、地、人”三才思想始终是传统农学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要求顺应天时地宜,主张在顺应自然中实现发展。与之相适应还有节用观,主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反对无节制地耗费地力、反对一次性竭尽动植物资源。传统农学还注重作物、土壤、水分等要素的配合,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寻求最佳生态平衡和更稳定的生态系统。挖掘和借鉴古农书中蕴藏的生态理念,将为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类生态危机提供借鉴和启示,助力塑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更加和谐的关系,推动绿色发展。
传承古农书优秀思想资源,涵养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与价值导向。古农书蕴含着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文化元素与人文精神,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古农书生动地记载着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病虫害、恶劣自然条件所作的斗争,充分彰显了战天斗地的智慧与不屈不挠的意志,蕴含着激发人们战胜困难、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古农书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谦和礼让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为构建乡风文明和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供重要资源。古农书还记载着中华民族通过生产协作和集体合作,共同修建水利、抵御天灾的图景,这种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传统有助于构建和谐和睦的新时代乡村家园。
(作者:胡丰顺,必赢242net官网副院长、副教授;江运齐,必赢242net官网硕士研究生)
来源:人民网 http://hb.people.com.cn/n2/2024/0801/c406123-40930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