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楠 2024-12-19 经济日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如何更好地让农民增收?做强做大土特产是一条关键路径。
近年来,我国土特产从发展产品向繁荣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深耕质量转变、从单纯发展一产向融合一二三产业转变,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广阔市场前景,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不少省份和地区因地制宜,在开发资源、搭建平台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品牌精品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全国土特产市场展现出新气象,取得新成效。福建武夷山的“茶文化大文章”、陕西柞水的“小木耳大产业”、甘肃天水的“小苹果大情怀”……一批老百姓喜爱的土特产变成农民致富增收的“大产业”。
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例如,土特产的特色不突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供应链不紧密,产品销路不易打开;产业链不完整,产品附加值不高;行业门槛低,出现“谷贱伤农”;品牌意识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等。更有效地提升土特产发展质效,应从多方面努力,把“土特产”三个字琢磨透。
延伸产业链条。各地政府应充分发挥地方资源禀赋,科学编制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头雁效应,引导企业推进产业集中经营。还应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全产业融合、全链条增值、全要素提升。加强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制定和推广,提高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水平,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管机制,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做出过硬品牌。培育叫得响、卖得好的土特产,推动特色产业品牌化发展是关键。品牌化发展核心基础是产品品质,应以核心技术支撑品牌创新,以产品质量夯实品牌根基,以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品质,不断培育打造“精品”“优品”,坚持质量优先,提高土特产品牌的市场认可度、美誉度。土特产经营企业要依托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乡土文化,走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发展道路,强化品牌管理,注重品牌保护,在品牌升级、消费、推广等方面建设一条龙营销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
增强消费潜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消费品质提出更高要求,高品质、绿色化、个性化的土特产更受市场认可。土特产经营要瞄准消费需求转变,着眼供给动态调整,以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创新生产方式,选育优势土特产品种、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持续激发市场潜能。创新探索土特产发展新业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载体,如传统手工艺、非遗产品等地域文化资源,增加土特产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吸引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IP,以土特产“新名片”助推农文旅融合式发展的新业态。积极推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销售模式创新,引入冷链物流、智能仓储等现代物流模式,拓宽销售渠道,降低物流成本,使土特产真正走出县域,叫响全国。
文章链接:https://proapi.jingjiribao.cn/readnews.html?id=317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