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赢242net官网现在时间是:
新闻眼

李召虎讲授《绿色中国》思政课 畅谈“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来源: 编辑:邱泽媛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日


12月14日晚,温暖舒适的三教B202座无虚席,“绿色中国”思政公选课如期而至。校长李召虎教授以“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为题,与同学们畅谈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来自水产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本科生参加交流学习。

课程伊始,李召虎以 “水稻上山”的农业新图景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和全国粮食总产量概况,启发同学们思考耕地保护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本次课的主题——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他从粮食安全与“藏粮于地”、耕地利用现状与耕地保护突出问题、长江流域绿色发展、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藏粮于地”的华农贡献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耕地保护“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既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首先,李召虎界定了“藏粮”和“于地”的内涵,进而明晰了“藏粮于地”中“粮”和“地”二者之间的关系。“粮食安全的内涵又是什么呢?”李召虎提出问题,并与同学们热烈讨论。李召虎讲到,随着人类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粮食安全内涵也在不断演化,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从“数量”向“质量”发生转变,粮食安全的研究维度也逐渐由可供应、可获得向可利用性、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等转变。

(李召虎校长与同学们畅谈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电子屏幕上,三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粮票、布票和肉票的照片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李召虎以此为切入点,从满足十四亿人口粮食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与消费能力、应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他结合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在三个不同时段对我国粮食安全发表的不同看法,强调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上不断取得新成就,进而论证粮食安全所具有的重要政治意义。李召虎表示,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0%的人口,这是一个奇迹,意味着我国在维护全球粮食安全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李召虎从全球视角阐明了中国碗要装中国粮,必须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安全。李召虎指出,尽管粮食安全如此重要,但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着耕地数量不足、化肥过量使用、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环境压力、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等突出难题。

以《土地管理法》为例,李召虎剖析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及土地利用的基本特点。他指出,我国山河壮美、地大物博,但也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与此同时,土地资源还存在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耕地补偿和耕地非粮化等突出问题。谈及长江经济带的绿色转型发展,李召虎分析了长江流域绿色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短板,他表示可利用科学技术,如低碳稻作技术、“水稻+”复合种养体系如“双水双绿”等,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引领农业消费转型,进而推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要以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作为保障。”通过分析自1986年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土地管理的制度演进历程,李召虎指出,当前,尽管我国有着十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仍需要在用途管制、基本农田保护、占补平衡与总量平衡、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耕地保护监管机制、耕地质量“三位一体”管护、设施农业与农业设施用地保障、轮作休耕与健康产能、耕地合理利用与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耕地保护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李召虎校长与同学们互动)

通过分享陈华癸、李学垣、王运华、韩桐魁、陆红生等我校耕地保护相关研究奠基者的故事,介绍我校在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产能、修复污染耕地提升土壤生态功能等方面取得的突出科技成果,李召虎向同学们介绍了“藏粮于地”的华农贡献,并勉励大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绿色中国”课程师生合影)

最后,李召虎与同学们就“‘藏粮于技’如何突破‘藏粮于地’的根本制约”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来自智慧农业2204班的轩庆博同学认为,通过运用无土栽培技术与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和提高粮食质量,这是人类“藏粮于技”的进步,也指引着我们如何以农业科研赋能乡村振兴,投身建设农业强国。李召虎对此表示肯定,并指出在规模化生产粮食的同时也要提升精耕细作能力,还可通过减少浪费、立体种植和工厂化生产等方法解决保障粮食安全所面临的耕地面积制约问题。

据悉,《绿色中国》已被认定为2023年度湖北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该课程综合运用启发式、探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科学研判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系统讲授与诱思导学相结合、国情分析与全球比较相对话、国家战略与校本案例相对接,激发起师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强烈情怀,自觉担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神圣使命,为我们用好“大思政课”、上好思政大课、育好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启迪。

课后,生工2101黄家曦同学与校长交流了自己对于耕地保护的所思所悟。他表示,校长分析问题视野广阔、思想深刻。作为一名农业高校的学子,要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投身“三农”一线,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文字:杨小斐

审核:梁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