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赢242net官网现在时间是:
新闻眼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荆楚网·精读精讲⑩】坚持从国情出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 编辑:王秋实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1日

精读精讲.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国情是中国特色的基点和来源。只有以国情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发展。

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来看,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国现阶段发展面临着人口规模巨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具体国情。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是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深刻意涵的重要基础,要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以党的全面领导凝聚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我国十四亿多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具体国情。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压力大、担子重。“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十四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更好满足亿万人民对更公平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向往,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也意味着优势和红利。巨大的人口规模为新发展格局中的国内大循环提供了应对风险和冲击的“压舱石”,同时,教育发展提质增效带来的“质量型”人口红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资源和发展动能。“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上,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全面领导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凝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斗、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构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安全保障。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同时,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和条件,实现更安全的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这是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具体国情。西方走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之路导致贫富分化,两极分化必然危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只有走共同富裕之路才能实现更安全的发展。与西方式现代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探索城乡、地区协调发展新路径。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另一方面,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加快崛起和东部加快推进现代化。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筑牢安全保障。

图片1.jpg.jpg

胡小娱在荆门市来龙村开展理论宣讲。

以绿色发展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这是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具体国情。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做出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要推进减污和扩绿相结合。大力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同时,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另一方面,要推进降碳和增长相结合。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等制度,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同时,其实推动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扩绿、减污和降碳、增长协同推进的绿色发展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图片2.jpg.jpg

胡小娱在荆门市牌楼镇开展“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五送”惠民活动。

以科教兴国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支撑。当前,推进高质量发展面临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这是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具体国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要靠教育,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依靠高水平人才推进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国家发展。一方面,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加快构建全学段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要深化创新驱动发展,以高素质人才助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科技创新助推器作用创造良好制度环境。同时,加强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培育,汇聚大量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的高素质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本文系2021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21G049)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62022MYYJ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胡小娱(必赢242net官网教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必赢272net入口分中心研究员)

责编:王舒娴

来源:荆楚网 http://m.cnhubei.com/dhgd/p/15326978.html